我自己的大一作业,2000多字,发在这里了。

 白山黑水任奔流

东北地区是一片有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地方。《金史》言:“生女真之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纪录片《白山黑水铸英魂》讲述的正是1931年随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国民党“不抵抗”政策下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的幸福与祖国安定进行的抗日斗争。

  青山埋忠骨,白水诉忠魂。纪录片《白山黑水铸英魂》以罗登贤、张甲洲、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周保中等中国共产党人的东北抗联事迹为主要内容,经过多方走访调查详细记录了他们在东北这片热土做出过的卓越贡献,收集和整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遗物、遗存,填补了东北抗联历史影像的部分空白。整部作品体现了中国人民不畏风雨、砥砺前行的高尚民族气节,为我们当代青年人学习历史,正视过去提供了真实准确的资料。

  随着纪录片叙述的娓娓道来,我们看到了曾经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做出的贡献。纪录片总共六集。每一集,便是一个英雄人物的一生。

  他说,我始终是要为无产阶级奋斗的,我的一切是要献给他们的,我也愿意为此献出生命。

  他说,祖国一定会解放,那时我们再家庭团聚。确实听到我牺牲了,是你的光荣,也是你的苦难。你还年轻,就另找可心人。

  他说,我这次去,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不要担心。革命,总会成功的。

  他说,我死不足惜,今将逝去还有何可问。

  他们也曾是普普通通的平凡人,有着父母妻儿。但在祖国山河动荡风雨飘摇之际,他们毅然挺身而出,寻觅救国之路。最终成为一名无产阶级战士,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人。在这片白山黑水上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举起了抗日的旗帜,组建了抗日的队伍,将热血洒在这片土地上。

  何为英雄?罗登贤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发出的第一篇抗日檄文,领导中共满洲党组织应对即将到来的日本武装侵略,组织指挥抗日斗争。

  张甲洲文武双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学生。在国家危难之际放弃学业回归故土建立巴彦游击队,开展抗日工作。

   杨靖宇运筹帷幄,指挥精良,屡战屡胜,成为日伪军最大的威胁,最终被日军围剿五天后葬身于长白山腹地。

  赵尚志就读于黄埔军校,为投入革命事业辍学后与李兆麟等领导创建了珠河抗日游击根据地,取得了多次战斗的胜利,有力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扩大了哈东支队的政治影响。

  李兆麟带领部队配合多次战斗,创建松花江下游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

  周保中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始人和东北地区抗日游击战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是一名白族英雄。他所写的军歌在部队中广为传唱。

  他们中的抗日斗争并不完全是一帆风顺的,也并不总是伴随着荣誉与掌声。而危险在他们的抗日生活中却是时时存在的。即使身受重伤,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即使在左的错误思想下革命事业遭遇挫折,甚至被开除党籍,他们的革命思想也没有丝毫的动摇。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运用马克思主义解放中国。曾有多少殷殷盼望着父亲回家的儿女,他们的父亲早已经在他们不知道的时候壮烈牺牲。直至多年后革命取得胜利,凭着那一张小小的黑白照去寻找,才得以知晓。他们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时代的英雄群像。抗日的烽烟已经远去,但他们的身影永远镌刻在祖国的大地上。他们的英名与天地永存。

  直到今天,那些散布在长白山密林里的密营,那些封存的历史资料,那些纪念抗日烈士的丰碑,都是他们曾经为国捐躯的证明。我们不会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们用年轻的生命换取的。我们从小便懂得,国旗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我们知道在那一段满目疮痍的近代史上,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力挽狂澜,上下求索,经历了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是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利,成为国家的主人。站在鲜血染红的旗帜下,我对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伟大的中国人民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也感受了肩膀上时代与民族所赋予我们的责任的重量。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站在两个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未来征途漫漫,唯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动摇,才能更好的发展,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生长在红旗下的一代青年人,应当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们在疫情面前展现出的中国力量,正展示着新时代青年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风采。在这段疫情肆虐的特殊时期,无数青年学子主动请缨,成为家乡和学校疫情防控的“战斗员”、“宣传员”、“保障员”:他们站立在简易的社区门前,为社区居民守护防控;他们化身志愿者,为在学校封寝时期的同学们发放物资;他们学以致用,为在家上网课的中小学生义务辅导答疑解惑......在这困难和危险的时刻,中国青年挺身而出,战寒冬、战疫情,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他们怀着执着的信念,在抗击疫情中奉献、磨砺、成长。

  而所谓既往,就是历史。“历史者,所以说明社会进化的过程者也。”我想,这些纪录片的目的不仅仅是记录着那些艰苦卓绝的岁月,也不仅仅是描述革命先辈的辉煌故事。它更是对当代青年的教育与启迪,教育我们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启示我们学习先辈的精神,成为新时代的有志青年,做后辈的榜样。它客观地用过往告诉着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它也无声地展现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复兴而前仆后继的缩影。也让我们意识到,正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使中华民族在精神上从被动转为主动。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指引我们发展的旗帜。不论前进的道路上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就不会迷失方向,就不会失去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