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鸟故事集》

伟大读书人讲述的故事

[智利] 拉蒙·迪亚斯·埃特罗维奇 范童心 译

《青鸟故事集》

西语版

古巴时间2018年2月2日,《青鸟故事集》西班牙文版首发仪式在哈瓦那国际书展举行。《青鸟故事集》是作家李敬泽的最新力作,是散文、评论,又是考据和思辨,还是一部幻想小说。该书西文版由智利罗姆出版社出版,并面向全球推广发行。智利作家拉蒙·迪亚斯·艾特罗维奇专门撰写评论,向全球西语读者热情推荐这部充满奇想的作品。 ——编者

智利读者对中国文学的了解,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极其有限。除了几位古典诗词泰斗——李白、杜甫、苏东坡;和上世纪中叶为数不多的被引进拉美的作品,比如鲁迅;就是一些近年来赢得国际声誉的作家,如获得诺贝尔奖的小说家莫言。幸运的是,今天这种情况在慢慢改变。驻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的孔子学院拉丁美洲中心,已多次邀请著名中国作家和诗人,在拉美地区参与重大文化活动,让当地文学爱好者得以近距离接触当代中国文学。同时,智利罗姆出版社也引进出版了多部中国优秀图书,李敬泽先生的《青鸟集故事》即是其中之一,该作品在2018年初于智利发行。

李敬泽,1964年生于天津,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作家、文学评论家。他的作品《青鸟故事集》西语版由七个故事构成,总体上说的是中国和西方的关系,重现了中国人与最早踏上中国大地的西方人最初接触的历史瞬间。这也是一本关于孤独的书,描写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孤独,以及那些敢于探索自身地域限制之外世界的勇者之内心世界。

李敬泽的文字中,史实与幻想的对照存在贯穿始终,亦集诗歌、散文、游记之大成。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是一部伟大读书人讲述的故事——他驾轻就熟,将自己的阅读与中华文明、重大历史事件、还有外国人书写中国——且不管其形象虚实与否——的文学作品巧妙联结,迸出奇异的火花。一个个故事展示了中国的过去与当下,充满了奇闻轶事、历史场景和精妙的评判,引人入胜,亦发人深思。其写作风格独特,兼具敏锐的洞察力,不乏幽默与戏谑。

故宫日晷

在《利玛窦之钟》这一章里,李敬泽重现了传教士利玛窦于遥远的十六世纪在中国的奇遇,他的目的是让中国最尊贵的人——皇帝皈依天主教。利玛窦带来了各式奇珍异宝进献给皇帝,其中包括两座钟,在中国第一次直观地用形象和声音体现了时间的流逝,而在那以前,中国是没有钟表这样东西存在的,“时间是日光下移动的阴影,是一滴一滴的水珠,是细沙长流”。这个故事为我们讲述了两大文明的相遇,及其为主人公们带来的希冀。信仰、科技的力量、对新鲜事物的好奇、经验的交流、对未知的畏惧,共同组成了这篇故事的主体,为我们阐释了人性和人类对于超越日常生活、远在地平线以外不可知领域的追求探索。

另一章《修道院中的“魔鬼”》,同样是关于两个历史和语言都曾经毫无交集的国度,亦是一个关于阅读与翻译的故事。翻译可以重新塑造世界,译者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决定我们读到的异国文学,从而构成我们对该国其他事实的认知。此章后半部聚焦在其他主题,如一位读者早年接触的读物之重要性——我们选择阅读的书往往出于偶然,其中的故事和人物却能造就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最后,作者也提到了他青少年时读过并对其影响深远的作品,包括高尔基、巴尔扎克、大仲马、布尔加科夫等等,李敬泽用它们建起了自己的“秘密图书馆”,并如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学史,那是一个秘密的图书馆,其中收藏着我们读过的书,最初的书和最新的书。它们之间有着由时间、际遇,由层层覆雪般的印象和感悟偶然形成的秩序,只是在这个秩序中,文学才关乎我们的生命。”

李敬泽用《青鸟故事集》奉上的丰富思想与桩桩趣闻,让我们走近中国人的生活免于表象,不再千篇一律。书中的故事精彩纷呈,风格独特睿智,激发无限灵感。

2018年1月于智利圣地亚哥

关于作者

拉蒙·迪亚斯·艾特罗维奇,1956年生于智利蓬塔阿雷纳斯。曾任智利作家协会主席,诗歌杂志《纯水珠》主编,并于1992年8月主持“相聚圣地亚哥”国际作家大会。拉蒙·迪亚斯是与中国当代文学互动较多的智利作家,他多次参加智利孔子学院及拉美中心举行的中国文学活动,积极阅读当代中国文学作品,为多部中国作家作品撰写书评,发表在他的专栏杂志上,在智利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8文学周历已在我们微店中上架,

订阅2018《文学报》还有周边赠送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