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果戈理,中国读者大概立即会联想到《死魂灵》和《钦差大臣》,同时以“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标签盖棺定论。事实上,果戈理的文学宝库色彩斑斓,妙趣横生。果戈理生前出版的三个自选集,涵盖了他整个创作生涯的所有中短篇小说,立体展现了他的小说创作风貌。

《狄康卡近乡夜话》:“鬼知道这成了个什么世界……”

1829年开始,果戈理以自幼常听的乌克兰壮士歌、民谣、传说、故事等为素材,开始创作《狄康卡近乡夜话》,1831年至1832年这部小说集分上下出版。据说小说集还在印刷的时候就把排字工人逗得哈哈大笑。当时已经声誉显赫的普希金得知后说:“莫里哀和菲尔丁应该也会因为逗乐了排字工而高兴。”

除了《伊万·费多罗维奇·施邦卡和他的姨妈》,小说集中的其他七篇——《索罗庆采市集》《圣约翰节前夜》《五月的夜》《失落的国书》《圣诞节前夜》《可怕的复仇》《魔地》——都是怪诞色彩浓厚的鬼怪故事,可以被看作俄语版《聊斋志异》,只是在蒲松龄的笔下鬼怪常常是美丽且善良的,与人之间发生了种种情愫,而在果戈理的故事中鬼有善恶之分,而且基本是都是与人对抗的。

《密尔格拉得》:“这世界真是沉闷啊!”

在写作小说集《密尔格拉得》期间,果戈理对历史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旧式地主》中的地主夫妇相亲相爱、人畜无害地度过了一生。这样的生活,是平平淡淡还是浑浑噩噩?是无欲无求还是一事无成?《塔拉斯·布尔巴》给小说集抹下悲壮的色调。老父亲塔拉斯亲手杀死了为了温柔乡当了叛国贼的小儿子,竭尽全力也没救出被俘的大儿子,为了掩护战友脱身,自己葬身于敌人的火海中。《维》大概是最恐怖的一篇。哲学生霍马·布鲁特没有完成超度亡灵的任务,反面因为控制住自己被魔王维取了性命。《伊万·伊万诺维奇和伊万·尼基福罗维奇吵架的故事》中的地主邻居,一言不合就翻了友谊的小船,并在之后的十二年间把时间和精力都交给了打官司。这四部小说或者取材于乌克兰的历史,或者取材于乌克兰的现实,反映了果戈理对乌克兰社会历史变迁的思考。

《彼得堡故事》:“我们这个世界安排得多么巧妙啊!”

果戈理在乌克兰度过了童年和少年,帝都彼得堡对于他是遥远的、有诱惑力的。1828年,当他初到彼得堡,他眼中所见不仅是想象中那个富丽的、愉悦的彼得堡,还有一个贫穷的、可怜的彼得堡。在《彼得堡故事》中,彼得堡不仅是情节展开的背景和故事发生的地点,而且它本身就是主角之一。

《彼得堡故事》共有七篇,其中六篇——《涅瓦大街》《鼻子》《肖像》《外套》《马车》《狂人日记》都以彼得堡为情节展开的地点和背景,主人公都是小人物,都以幽默和荒诞的方式表现了金钱和权力对人的影响。《罗马》这一篇是例外,它发生在遥远的罗马,但它在主题上与其他六篇遥相呼应。如果说果戈理在那六篇中描写的是现实世界,那么在这一篇中勾勒的是理想世界,是以真善美取代了物欲的理想生活。

著名评论家罗赞诺夫曾将果戈理比喻成“一口深不见底的井”,“果戈理三大小说集”带读者一探这口“井”。

(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