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当代欧洲重要作家、波兰国宝级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更广泛地为中国读者熟知,始于2019年她被授予2018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由此她成为历史上第15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诺奖效应使得托卡尔丘克的作品被更多读者阅读。

托卡尔丘克

托卡尔丘克生于1962 年,毕业于华沙大学心理学系,1989年凭借诗集《镜子里的城市》登上文坛。托卡尔丘克善于在作品中通过融合民间传说、神话、宗教故事等元素来观照波兰的历史与人类生活。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最后的故事》《云游》《雅各布之书》等,小说集《衣柜》《鼓声齐鸣》等。

托卡尔丘克

2020年7月,浙江文艺出版社“KEY-可以文化”将托卡尔丘克最新的小说集《怪诞故事集》引进中文世界,这也是迄今在中国出版的托卡尔丘克的第四本书。诺奖给托卡尔丘克的授奖理由中这样描述她的叙事“富于百科全书式的激情和想象力,呈现了一种跨越边界的生命形式。”《怪诞故事集》正是对这一授奖理由的最好诠释。

《怪诞故事集》由十个围绕“怪诞”这一核心主题展开的故事组成:《旅客》讲述一次长途旅行中,坐在“我”身旁的男人向“我”讲起他幼年时期经常在夜晚看到的一个诡秘身影;《绿孩子》发生在1656年的波兰,身为国王的御医的“我”旅行途中遭遇了两个通体绿色、缠着波兰麻辫的孩子;而《罐头》是一个以葬礼开始,又以葬礼结束的故事,由母亲去世后留下了形形色色奇怪的罐头引发出一个具有惊悚色彩的故事;《变形中心》讲述了一个超现实的,带有科幻色彩的跨越生命界限的故事;《万圣山》的主人公应邀前往苏黎世城郊的山上开展一项神秘的实验项目,对象是一群十几岁的少年,在这一过程中,她发现了修道院隐藏的圣体与这群少年之间细思极恐的关联……

托卡尔丘克正是以她童年时便建立的对童话和神话的敏锐直觉、对万事万物的好奇心,为我们重新想象着波兰历史,同时也以科幻和寓言的形式解读当下的生活,呈现着后现代社会的荒谬之处,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孤独和疏离感。

阅读这十个故事的过程,宛如打开了托卡尔丘克奇异的文学罐头,时而逡巡于三百多年前的波兰,时而漫游于当代生活中的都市,又或是在充满科幻色彩的“变形中心”或“爱工家庭”(《拜访》)。小说的时间跨度、空间跨度,以及在现实和虚构之间的多维度穿梭,无不呈现了托卡尔丘克非凡的文学视野。一如托卡尔丘克在领受诺贝尔文学奖的演讲中所说:“世界的浅吟低唱被城市的喧嚣、计算机的杂音、凌空而过的飞机的轰鸣,以及信息海洋中那令人厌烦的白色纸片给取代了。”“今天的问题在于,我们不仅不会讲述未来,甚至不会讲述当今世界飞速变化着的每一个’现在’。”《世界文学》杂志主编高兴评价说:“作者显然深信万事万物皆有灵魂,万事万物都有时间……在她的作品中,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魔幻和神秘气息,童话和神话色彩,在她的作品中构成了一种奇妙的混合。”

据介绍,这部作品也是浙江文艺出版社策划出版的托卡尔丘克作品系列(共九部)其中的第一部。托卡尔丘克其他八部作品也将陆续和读者见面,2020年内还将陆续推出小说集《衣柜》,长篇小说《犁过亡者的尸骨》(即《糜骨之壤》)和散文《玩偶与珍珠》;而这本《怪诞故事集》,是会让大家被那些怪异的罐头、重生的故事惊出一身冷汗,还是迷失在月光下的“绿孩子”的森林里,一切都等着读者来开启。

该系列作品均从波兰语直接翻译,由著名波兰语文学翻译家、学者张振辉、乌兰、茅银辉、李怡楠、林歆等领衔担当译者。

李怡楠副教授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波兰语教研室主任,曾任中国驻波兰大使馆文化处三等秘书(2012—2015),是中国第一位、也是迄今唯一一位在波兰取得波兰文学博士学位的学者。李怡楠长期从事波兰文学的翻译与研究,特别是托卡尔丘克作品研究。李怡楠为《怪诞故事集》的出版还特意撰写了序言《怪诞中的温情关怀,碎片中的宏大想象》。其中提到,“托卡尔丘克非常准确地捕捉到了当今时代的特征:过往权威势衰,乱象丛生,新现象的数量和发展速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在这样一个匆忙的世界之中,个体的寂寞,怪诞又异常真实。”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