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在文学史上响当当的人物,到了最后都只变成一个名字。后来文学史上会提到他的名字,说他如何如何的重要,但是已经没有多少人会翻看他的作品了。

查尔斯·兰姆就是这样的一个名字,在十九世纪的英国,查尔斯·兰姆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散文家。二十世纪初,中国五四那一代很多文人学者欣赏他的风格,热衷于翻译他的作品。但是到了今天,别说中国,就连英语世界,真正喜欢兰姆的恐怕很难找到几个。

查尔斯·兰姆曾经有很多作品都被引荐到中国,梁玉春也曾大力推介查尔斯·兰姆,甚至希望中国散文家多向他学习。

虽然现在大家都觉得作者已死,我们不能从一个作品就去推断作者的为人如何,更不能假设作者的为人跟作品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可是我们往往还是愿意相信散文跟小说不一样,一个小说家可以用小说撒谎,但是一个散文家不能够用散文撒谎。当一个散文家在文章里提到“我”的时候,他必然是在吐露一个很真挚的情感。

而查尔斯·兰姆的好处就在于,尽管他的文风有时候有点陡峭,用很多巴洛克式的文体。如果你想学英文的话,看他的文章显然不是一个最好的入门,因为里面有很多很生僻的古词跟典故。但是他用这么古怪的方法,居然能够写出一种很真挚、很感人的情感,有时候会觉得作者非常可爱,非常温润。文章里明明没有写什么太特别的大事情,但是却被吸引着反复的看,觉得非常的感动。

查尔斯·兰姆一生的遭遇相当不幸,出身贫寒,父母都在一个律师的家里帮佣。小查尔斯读书很用功,而且天资也很充盈,七岁的时候进了一个为贫寒子弟开的学校,还认识了后来的大诗人科律勒治,并跟他成为终身的好朋友。

虽然查尔斯·兰姆一直是高材生,包括拉丁文在内学的都很好,可惜考不上大学。因为他口吃被那时候的大学歧视,为此终生抱憾。后来当了个小职员,也在东印度公司干过事儿。

小时候查尔斯·兰姆常去外祖母家的庄园住,认识了一个女孩很漂亮,叫做安妮·西蒙斯。查尔斯·兰姆一直爱慕着她,想跟她求婚,但这个姑娘没看上他,嫁给了一个当铺的老板。查尔斯·莱姆深受打击,一度精神失常,在疯人院住了六个礼拜。

后来还有更加悲惨的事,比他大十岁的姐姐玛丽由于日夜赶工,帮补家计做针线和纺织的工作,结果发了疯,拿刀杀死了他们的母亲。从此他一个人挑起家庭重担。他爸爸也死了,姐弟二人相依为命。姐姐不发疯的时候是可以读书、写字的,也写出了很有名的作品,就是著名的《莎士比亚故事集》。她把莎士比亚的剧本变成散文版的故事,让更多的人能够接受。

姐姐玛丽每次预感到自己快发病了,就会跟弟弟一边托着手一边流泪,搀扶着向疯人院走去。等到病情好转,兰姆再接姐姐回来。当时他也爱恋过另一个邻家姑娘,这一回他还来不及说话,那个姑娘就去世了,他只能写个文章表示缅怀。再后来,他又向一个女演员朋友求婚,但信刚刚发出,他就考虑到自己那么穷,又有一个疯姐姐要照顾,于是打消了念头,再写一封信紧跟着寄去,说:请把我上一封信里所有的话当做我什么也没说。

为了不使姐姐流离失所无人照料,兰姆一生未婚,晚年姐弟俩移居乡下,收养了一个意大利女孩,叫艾玛·伊索拉,两个人才算有了依靠。等到养女长大了,也嫁人了,这对老姐弟又回到了原来相依为命的状态。

后来他们穷困潦倒,寄人篱下,姐姐到哪都招人嫌。兰姆曾经跟姐姐有个约定,他希望姐姐先他而死,免得落得无人照料而受苦。不幸的是,1847年查尔斯因跌倒重伤,先姐姐而死。

难以想象的是有着如此坎坷经历的查尔斯·兰姆却是个乐观的人。他喜欢在伦敦贫寒的家里面招待文学界的朋友,大家喝啤酒、说笑话。正因为这种乐天的性格,兰姆写出来的散文常常带有某种英国式幽默。

当然,所谓英国式幽默有很多种,它不一定是惹人爆笑型的幽默,有时候也可以包含一种对人生疾苦通达的关照以及醒悟,以一种可笑的、自嘲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就是查尔斯·兰姆的散文风格。

散文家梁玉春说查尔斯·兰姆的幽默不是那种自嘲到极点,把肉麻当有趣的那种幽默。兰姆的幽默其实就是一种达观的幽默,好比用同情别人的态度同情一下自己。而这种同情心一出来,却不是在怜悯自己,不是在为自己人生的遭遇感到悲哀,而是能够适当的看看这些不幸为自己带来了什么。当然,这也不是在所有的坏事里找到好的一面,或者不如说是去面对它,然后承受这些坏事。当你能够承受它的时候,其实这已经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了。

比如兰姆作为一个学霸却因为口疾上不了牛津大学。按说应该耿耿于怀的,可是当年他在伦敦当小职员的时候,常常跑到牛津去玩。他说,

在校园里我可以充一充上流人,当一当大学生。对于像我这样一个早年被剥夺掉在高等学府里舆情怡性的精神养料的人,能在这一所或那一所大学里消磨一两周闲暇的时光是再愉快不过的事情。

我一本正经地给自己授予了硕士学位。说实在话,跟那种体面人物相比,我也差不多可以乱真。

兰姆的姐姐可以说是拖累了他一辈子的一个人,但是他们两姐弟却是真的相亲相爱。他说:“布里奇特(他给姐姐取的化名)为我做管家,年头可不算少了。”也不忌讳去提姐姐的坏脾气,谁让老姐有精神病呢。他很温和地说:“哎呀,我不能刺激她,免得她发我脾气。”当他这样说时,姐弟之间的那种温存跃然纸上。姐姐再怎么样,兰姆都对她好的不得了,他很爱他的姐姐。

兰姆本身也因为情伤进过精神病院。后来他也会有一些精神忧郁的症状出现,所以经常卧病在床。那时候的医学认为精神病人是要好好躺着休息的。于是兰姆这样形容他的卧床经验:“病人独卧床榻,雅赛王侯。躺在自己的床上,君临一切,不受约束,只由着性子为所欲为,多么像个国王啊。”

就连生病也变成好玩的事,于是关于过去的种种的不幸,他的说法是:

过去的不顺心之事,我不分青红皂白的重新经历一番。往日的挫折,我不再受他们伤害,像是穿上了盔甲。往日的仇敌,我在自己的想象里要么加以宽恕,要么加以制服。在我一生中所发生过的各种各样的倒霉事,如今我一件也不想取消。

最难的地方是他对自己的过往很看得开,但是他对别人又充满了同情心。比如他有很多好朋友是激进的社会改革分子,在当时保守的英国社会里常常给人抓去坐牢。他不顾自己的安危也要想办法为他们请命。他自己够穷了,当有朋友比他还穷的时候,他也愿意拿自己的财产出来去接济他们。兰姆并不是那种激进的社会改革派,他只是从一个正常的好人,一个有幽默感的、一个达观的、一个宽容的人的角度去看待身边的人和事,包括他自己。

于是在他眼中,无人是不美好的。他不是那种鼓动大家去搞社会革命的人,但是他很能够欣赏到这些人美好的一面。兰姆有一篇讲扫烟筒的小孩的文章,当时英国人找穷人家的小孩钻进烟筒里打扫烟灰,做这种苦力活的小孩往往身材瘦小,而且经常生病。

有一天兰姆在街上走,因为冬天地上很滑,一下摔倒了。他说:“我这人很是要脸,这时候赶快去看看有没有人发现。”结果有这么一个扫烟囱的小孩看到他,在耻笑他。他发现这个小孩笑的眼泪都从红红的眼角流出来了。那双眼睛是因为平时常哭,加上烟熏火燎才变得那样红。然而在万般凄苦之中,他那眼睛里还是闪耀出一点得之不易的快活的光芒。于是兰姆说:“就是为了让这个小孩能够再笑的多一点,我摔倒多起一次都是无所谓的。”

这就是一个记在文学史上的名字,他叫查尔斯·兰姆。

相关书籍:

《伊利亚随笔选》作者:查尔斯·兰姆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者:刘炳善 出版年:2006-12

《莎士比亚故事集》作者:查尔斯·兰姆/玛丽·兰姆(改写)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翻译:萧乾 出版年:1956.9